返回列表

中国储能强制性国标正式实施

2025.08.28

2025年8月1日,中国首部储能用锂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GB44240-2024正式生效,首次将安全要求从"推荐性"升级为"强制性"。新标准涵盖23项严苛测试,对电池全生命周期进行规范,包括设计制造、运输安装到运维回收等各个环节。在这一行业重大变革中,包括宁德时代、远景动力(AESC)在内的15家头部企业率先通过认证,展现出技术领先优势。作为全球储能电池主要供应国,中国此次推出的强制性国标不仅将重塑国内产业格局,更将为国际规则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,对中国储能产业全球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。

行业人士指出,新国标特别注重"冗余安全"理念,要求企业不仅达到基本标准,更要确保绝对安全。在这一背景下,电芯作为储能系统的最小能量单元,其安全特性直接决定了系统级安全设计的边界条件。远景动力(AESC)等企业早在标准正式实施前就已开展布局,其中远景动力(AESC)于2025年2月获得中国首张GB44240认证证书,从启动测试到取得认证仅耗时不到1个月,体现出较强的技术储备和产品成熟度。

在储能安全方面,远景动力(AESC)始终走在行业前列。基于GB44240、UL9540A等全球权威标准,远景动力主动设计了行业最严苛的安全测试方案。围绕跌落、高温外部短路、过充、针刺、燃烧抛射、热失控六项高风险测试项,公司选取全球标准中最高要求的测试条件并进一步加严,测试过程中,电芯始终不爆炸、不起火。据远景动力(AESC)储能解决方案负责人王子钢介绍,公司依托近20年的电池技术沉淀,在材料选择、结构设计和内部工艺方面进行了持续创新,包括采用高安全电解液、热阻断涂层技术、定向导热技术和阻热结构设计等措施,有效提升了电芯的热稳定性和抗热失控能力。

公开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远景动力(AESC)储能专用电芯已累计出货超50GWh,通过全球200多项安全测试验证,获得中日美欧韩等权威机构认证,并保持"0重大事故"的安全纪录。

随着新标准的全面实施,安全冗余不足的电芯厂商将面临重新设计产品甚至淘汰出局的压力。这一变化将加速低质产能出清,推动行业从成本优先向安全为本转型。强制性国标的实施不仅为企业设立了明确的技术门槛,更重要的是推动整个产业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体系。